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82年创刊,现为月刊。本刊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发行的老年医学专业领域科技核心(统计源)期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注重理论和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与时俱进地反映我国老年医学临床与科研工作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老年医学的交流与发展,为老年医疗及其学术架起快捷、高效的桥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90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25/R

邮发代号: 2-5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1996年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中,被评为中国科协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9026
  • 国内刊号:11-222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6年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中,被评为中国科协优秀期刊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9年第1期文章
  • 无创通气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观察无创通气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心衰)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数字抽签随机分为无创通气治疗组(10只)、非治疗组(10只)及假手术组(10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的大鼠模型.每组大鼠分别于术后3d、5d、7d及14d测定血清脑钠肽45(BNP45)、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

    作者:姜河;刘珊;宋衍秋;刘婷;芮煜华;耿婕 刊期: 2019- 01

  • 白蛋白超负荷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尿蛋白的主要成分白蛋白超负荷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线粒体膜电位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HK-2细胞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白蛋白处理HK-2细胞,采用线粒体膜电位探针JC-1检测白蛋白超负荷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影响,通过电镜观察白蛋白超负荷对HK-2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作用.结果JC-1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白蛋白浓度0g/L组)红/绿荧光强度的比......

    作者:解琦;谭进;张蔷 刊期: 2019- 01

  • 老年人衰弱与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关节病,是引起老年人关节疼痛和失能常见的原因之一.衰弱是一种随增龄而导致多种生理功能出现衰退的病理生理状态,可引起自体稳态平衡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失能、疾病发生甚至终导致死亡.衰弱前状态是衰弱的早期阶段,与衰弱后期发展密切相关.多项临床研究已采用不同的诊断标准阐释了骨关节炎和衰弱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识别衰弱前状态和衰弱对老年骨关节炎患者干预措施的选择及阻止或延缓失能......

    作者:赵籥陶;董娟;李晶;林琴;施红 刊期: 2019- 01

  • 非编码RNA在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中的研究进展

    机体内储存脂类的白色脂肪可在生理或药物条件刺激下,具有产热及能量消耗增加的棕色脂肪样功能,生成米色脂肪.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能调节能量代谢稳态,可作为治疗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潜在靶点.影响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的因素众多,其中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在该过程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非编码RNA在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任航江;胡蒙亮;韩亭亭;李国平 刊期: 2019- 01

  • 老年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抗栓治疗

    虽然老年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数量和比例迅速攀升,但由于出血风险高和并发症多等原因,治疗上较年轻患者更加趋于保守.特别是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栓治疗方面,争议和挑战尤为突出.为此,现就目前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证据进行综述.......

    作者:冷文修;杨进刚;杨跃进 刊期: 2019- 01

  • 可穿戴设备在帕金森病诊治中的应用

    帕金森病(PD)是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有的评估手段存在不同评估者间一致性差、回忆偏移等不足,使得患者、临床医生及研究者对更客观、长程的评估监测手段有了强烈的需求.可穿戴设备操作便捷,客观定量、日常持久、细致精准的特点使其在帕金森病诊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及优势.本文举例阐述了可穿戴设备在帕金森病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步态障碍、症状波动、异动症、非运......

    作者:张平辰;高超;陈生弟 刊期: 2019- 01

  • 老年人伪嗜铬细胞瘤一例

    本例为65岁女性患者,主要为阵发性血压升高,并有头痛、恶心、面色潮红、大汗等交感神经兴奋表现,但通过检查无嗜铬细胞瘤诊断依据,故诊断不成立.通过检查可排除内分泌、肾脏、心血管疾病及睡眠呼吸暂停等继发性高血压因素,因此,终诊断为伪嗜铬细胞瘤.因患者基础心率慢、血压偏低,故无症状期间未予以特殊药物预防.患者出院后随访至今,再无上述情况发生.......

    作者:张倩;李翠;王琳;王宁;王晓明 刊期: 2019- 01

  • 以呼吸肌麻痹起病的神经节苷脂相关性吉兰-巴雷综合征2例

    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可以导致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其首发症状多为四肢弛缓性瘫痪.我们报道2例患者在静脉输注神经节苷脂制剂后突发不明原因的呼吸肌麻痹,数日后出现四肢迟缓性瘫痪,神经电生理显示四肢运动神经轴索重度受损,终临床诊断为神经节苷脂相关性GBS,且临床预后较差.......

    作者:王素红;张哲成;赵树新 刊期: 2019- 01

  •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一例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多见于病情重或病程长而未得到有效控制的甲减患者,主要表现为肌肉的僵硬、疼痛、麻木、肌水肿、易疲劳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报道1例79岁的老年女性,1年前开始出现四肢麻木疼痛、全身乏力、声音嘶哑、便秘、四肢水肿、雷诺现象、吞咽困难等症状,并逐渐加重.检查显示血清促甲状腺素及肌酸激酶水平明显升高,肌电图显示周围神经传导异常.经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患者症状及各项指标明显好转......

    作者:朱晓琳;张华;王海滨 刊期: 2019- 01

  • 关于老年医学科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快的国家.国家统计局2018年新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突破2.4亿,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7.3%,预计到2040年时,每3位中就有1位60岁以上老年人.2017年多增长了200多万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1-2].中国汹涌而至的“白发浪潮”以“未富先老”和慢病高发为特点,老年人中患有3种及3种以上......

    作者:白小涓;刘晓红;李小鹰;陈峥;杨爱民;樊瑾;徐浩;陈彤;于普林;严静;董碧蓉;卢艳丽 刊期: 2019-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