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82年创刊,现为月刊。本刊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发行的老年医学专业领域科技核心(统计源)期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注重理论和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与时俱进地反映我国老年医学临床与科研工作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老年医学的交流与发展,为老年医疗及其学术架起快捷、高效的桥梁。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90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225/R
邮发代号: 2-5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1996年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中,被评为中国科协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9026
- 国内刊号:11-2225/R
- 出版周期:月刊
-
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分析
近年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明显升高,尽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的应用改善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但病死率仍居高不下[1].经过20多年来的临床研究,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已获得充分肯定,但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实际应用中仍远未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如何充分有效的阻止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重构和预防心原性猝死,仍是困扰临床治疗的难题.......
作者:玄春花;杨光;方学哲 刊期: 2005- 03
-
水通道蛋白4基因干预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梗死灶体积的影响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AQP4)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作用和寻找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途径.方法采用自行构建的含AQP4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在大鼠脑内进行预先转染,观察分析转染后大鼠脑内AQP4表达水平的变化、卒中后24h脑梗死灶体积及大鼠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变化.结果(1)单纯给予大鼠脑内注射AQP4基因24h后,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变化;(2)AQP4基因干预组大鼠缺血2h......
作者:石向群;杨金升;王运良;包仕尧 刊期: 2005- 03
-
大蒜素对皮下移植肝癌细胞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大蒜素在实验裸小鼠体内抗肝癌的有效性,为临床应用大蒜素对肝癌进行介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人肝癌细胞BEL-7402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模拟介入治疗用药方法,对6组移植瘤模型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吐温溶液,1、2、5mg/ml大蒜素,0.2mg/ml阿霉素,1mg/ml大蒜素+0.2mg/ml阿霉素,每次注射0.1ml,隔日1次,连续7次,测量肿瘤体积变化,计算各组抑瘤率,对移植瘤组织作H......
作者:张志勉;钟宁;高海青;张尚忠;魏媛;辛华;梅行;侯怀水;林希蕴;时庆 刊期: 2005- 03
-
BALB/c小鼠衰老过程中大脑皮质组织基因表达的改变
目的鉴别和克隆小鼠衰老相关基因,为揭示人体衰老机制提供线索.方法利用改进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DDRT-PCR)技术分析了4月龄和24月龄BALB/c小鼠大脑皮质组织中mRNA的差异表达.结果确定了42个差异表达cDNA片段,在衰老小鼠中表达上调和下调者各21个.其中17个为已知编码蛋白功能的基因片段,12个为已知基因序列但未知功能的基因片段,13个可能为新基因片段.在已知蛋白功能的基因中,与氧化......
作者:陈等;张俊武 刊期: 2005- 03
-
人酪氨酸羟化酶和神经营养因子双转基因工程细胞对原代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目的将人的酪氨酸羟化酶(hTH)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hGDNF)基因共同转染SH-SY5Y细胞,筛选可同时高效稳定表达TH和GDNF的工程细胞,探讨其在帕金森病(PD)基因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hTH和hGDNFcDNA插入表达载体pcDNA3.0和pcDNA3.1,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GDNF和pcDNA3.0/hTH,然后转染至SH-SY5Y细胞系,利用RT-PCR鉴......
作者:张文华;王晓民;吴承远 刊期: 2005- 03
-
补充雄激素对大鼠血液中雌激素及血管壁雌激素受体含量的影响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女性更年期或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后,随着卵巢功能的降低或丧失,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会明显升高.Mcpherson等[1]报道,65岁以上妇女患心血管疾病占1/3.适时的雌激素补充或替代治疗可以在控制更年期症状的同时,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2].但Rossouw等[3]提出了相反的结论,认为雌孕激素的使用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及乳腺癌的发病率,从而使有关雌激素补充或替代治疗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争......
作者:夏红;陈信良;赵勇锋;李怀芳;杨帆;樊伯珍 刊期: 2005- 03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实验研究
慢性脑供血不足以头晕、头重、肢体麻木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无神经系统局灶性定位体征为主要临床特征,多伴有高血压或眼底动脉硬化,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未见器质性脑部病变,脑循环检查确认脑血流低下.慢性脑供血不足不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而且还是Alzheimer病、血管性痴呆、Binswanger病、缺血性卒中等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1].......
作者:蔡定芳;顾喜喜;陈依萍;闻名;范越 刊期: 2005- 03
-
局灶性缺血预处理对鼠脑核因子-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表达及脑水肿的影响
目的以往有关脑缺血保护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外源性干预措施,很少涉及缺血状态下脑的内源性保护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观察局灶脑缺血预处理对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及其靶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9)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其中预缺血组和假手术组分别在2h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及22h再灌......
作者:郝玉曼;罗祖明;高励;张仲;曾伟 刊期: 2005- 03
-
非瓣膜性心脏病心房颤动与内皮功能障碍
心房颤动(房颤)是老年人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在引起房颤的心脏病中,既住以风湿性心脏病为多见,而近年来以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为病因的房颤,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年龄是发生房颤主要的单一因素.临床以血流动力学异常以及心房血栓形成多见,而血栓栓塞则是房颤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对房颤的生理及病理研究的深入,发现房颤患者存在神经、内分泌及血液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异常;此外,有研究还显示,房颤患者还存......
作者:周刚;杨杰孚 刊期: 2005- 03
-
老年人术后肺部并发症及防治对策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老年人手术机会增多,但与年龄相关的生理改变和重要脏器的功能减退,也使老年人术后并发症增多,围手术期病死率增高[1].心肺并发症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报道表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多于心脏并发症,而且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与住院时间延长显著相关[2].因此,重视并积极地预防和处理肺部并发症对降低老年人手术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钱小顺;王士雯 刊期: 2005- 03
动态资讯
- 1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三维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及三维动脉自旋标记在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 2 老年人伪嗜铬细胞瘤一例
- 3 老年人造影剂肾病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 4 内质网应激及其相关性凋亡在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变性死亡中的作用
- 5 老年人24小时动态血压正常参考值研究
- 6 帕金森病患者的发音和言语障碍及治疗学进展
- 7 80岁及以上老年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及治疗
- 8 强化老年人髋部骨折的综合防治
- 9 老年人肺结核125例临床分析
- 10 骨化三醇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 11 老年非瓣膜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血小板功能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改变
- 12 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围术期应用依那西普的临床观察
- 13 老年人脑出血首发与再发的临床分析
- 14 快速老化模型小鼠组织脑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增龄变化
- 15 瑞格列奈治疗老年人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 16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在白细胞中表达与老年人精神障碍的关系
- 17 抗痴呆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心血管胆碱能作用研究进展
- 18 北京城、乡老年期痴呆患者205例三年随访分析
- 19 老年人跌倒的风险评估与康复干预策略
- 20 不同间歇低氧频率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炎性损伤